label.skip.main.content

富有成效、和谐共存: 与人工智能同行

毕达哥拉斯,选自拉斐尔为梵蒂冈的房间创作的壁画《雅典学派》- 公有领域作品,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Solomeo, 2023年11月28日

近一年前,很多人都开始尝试使用知名的人工智能生成工具。起初,人们也许只是出于好奇,但在看到结果后,想象力就插上了翅膀,探索如何使其恰当地融入个人生活与工作。

如今,我们的合作伙伴或联系人发来的电子邮件用词愈发考究。而以往,大家在邮件中都只是言简意赅,言词本身是平淡无奇的。现在频繁收到的这些邮件都有些造作失真,能感觉到是人工智能生成而未包含人的所思所想。即使那些评论、感谢、祝贺之词表达得如此类人化,不由让人打开心扉之余得到精神抚慰,但失望之情还是会油然而生。那些动人的话语既不是朋友也不是同事写下的,只是由一个强大的语言模型生成的技术产品,虽然其功能令人惊叹,但在写邮件时不会问缘由也不会关心写给谁。

我们并不能顷刻之间便理解当前发生和有可能发生的事情,也不能避免仓促之间做出评价。我们相信社会演变过程中出现的人类发明和创新。但当面对潜力大到能改变人类关系的产生、巩固和发展的创新工具时,我们开始思索如何才能正确运用它。换言之,就是不考虑用机器替代人类,而是要考虑如何将其与人类所独有的社会性、创造性和自由性的特征联系起来。

生成式的人工智能是时下的创新发明,很可能会迅猛发展并普及起来。如同其他技术领域一样,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使用到的频率会越来越高。或许能够借此减轻那些重复性的工作,给我们省下时间做些与人类本质相关的比如表达创造,体验快乐的事情,从梦想中汲取些许疯狂,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人们普遍认为,生成式的人工智能使庞大而复杂的数据处理,整合和分析工作变得轻松并易于理解,可以统一引导未来的行动。我们可以用它翻译、改错、写文章或给出建议,甚至完成工作报告。这种工具如同又可靠又有能力的私人助理一样,对于准备正式文件和商业信函,进行管理性评论和统计分析,特别是那些“不受情感驱动”的沟通颇有用处。不过,很难想象比如面对日落永远不会感动也不会流泪的机器人能替代我们诠释内心情感并付诸于笔端表达真情实感。

一切在于适度。希腊德尔斐神庙阿波罗神殿门前的石刻铭文曰“凡事勿过度” 。这是古希腊人民的伟大美德之一。黑格尔则认为数量决定质量,可以理解为过度则会破坏和谐,事物之有用本质也会相应改变。因此,在不滥用的前提下,如果能适度使用人工智能,我们会获益无穷。

我们来探讨下语言吧。根据著名语言学家图利奥·德·芒罗(Tullio De Mauro)在1976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当时的中学生所掌握的词汇量为1500个;二十年后重复该调查时,发现词汇量减少到640个。而如今,如果考虑到手机和短信对我们的影响,这个数字又会下降了。如果让人工智能来替我们选择词汇,会发生什么呢?可能会因为遣词能力的降低,则会导致作为人类发展的基石-思考能力也会被弱化。

让我们回到主题。当使用人工智能起草一封信函时,或许我们可以加上“与人工智能共同完成”这句话以示对其尊重,表达优雅真挚却不失伦理,这是用人性化的方式来正确评价我们的所思所为。例如在文章的最后可以这样收尾:

“…愿天地万物始终引领我们的道路。
Brunello

与人工智能共著”

其他语言:
探索其他想法